上交叉症候群
上交叉症候群主要為肩頸區域的肌肉群之間張力不平衡合併姿勢不良問題,常見的造成原因包含了坐式型態的生活(缺乏運動),工作需長時間處於固定姿勢等。
張力失衡的肩頸肌肉群可大致區分為以下兩大類型 (左上圖):
- 易緊繃的肌群:
頸部後側伸肌群: 提肩胛肌(右上圖)、枕骨下肌群(左下圖)
胸肌群-胸大肌與胸小肌
- 易無力的肌群:
頸部前側深層屈肌群-最長肌群 (右下圖)
背肌群-斜方肌、菱形肌 (右上圖)
因上述的肌肉群張力失衡使頸椎和胸椎失去穩定性,造成頸椎前移和胸椎後凸的角度增加,導致頭部的位置明顯落於身體前側,因此上交叉症候群患者多有頭部前移、駝背、圓肩的明顯外觀特徵(下圖)
錯誤姿勢除了影響美觀之外,在生物力學上也會產生不利的影響,下圖可以看到頭部前移的角度對頸椎所承受壓力的影響: 前彎30度時頭部重量對頸椎的壓力已增加了3-4倍,60度時更是增加到6倍之多,頸椎長時間承受壓力會提高其病變的風險(如椎間盤突出,退化等),因此姿勢對身體所造成的影響是不容小覷的。
上交叉症候群患者多會伴隨以下的症狀:
- A上段頸椎: 過度後仰(下巴過於前突),枕骨下肌群緊繃,嚴重者常會有頸因性頭痛。
- B下段頸椎: 在頭部前移的姿勢下成為頸椎主要受力區域,易出現小面關節障礙、椎間盤或神經夾擠等病變。
- C胸椎: 過度後凸(駝背),或後凸範圍延長,背側肌群長時間處於過度牽拉位置,易產生激痛點;胸肌群長期處於縮短位置,延展性不足,造成肩關節或胸廓活動度受限, 嚴重者會對心肺功能產生不良影響。
- D肩胛: 前翻(可能合併下旋),肩胛穩定度下降,連帶造成肩關節前置(圓肩),而產生後續肩關節的病症。
- 物理治療的介入方式
徒手治療
- A 將緊繃、延展性不足的肌肉放鬆,以減少關節內的壓力,如:放鬆與牽拉枕下肌群以增加上頸椎關節空間、放鬆與牽拉胸肌以增加胸椎伸直空間等。
- B 促進維持關節穩定的肌群功能,如:訓練最長肌以增加頸椎前側穩定度、訓練斜方肌以增加肩胛和胸椎穩定度等。
- C 關節鬆動術: 解決如胸椎活動度不足問題、頸椎小面關節障礙等。
運動治療
伸展運動:
- 枕下肌群伸展 (點頭運動)
先將前移的頭部退回正確位置,側面耳朵和肩峰在同一直線上(下圖右),以耳朵為頭部的旋轉軸心,做出下巴輕微向內向上收的動作(下圖左),此為最直接矯正姿勢的運動,次數時間不限,隨時都可以做。
- 胸大肌伸展
將手臂靠在門框兩側,再將身體重心慢慢帶向前以增加牽拉的強度(牽拉時需合併肩胛後收動作,以避免肩關節前側拉傷),ABC圖分別為牽拉上段、中段、和下段胸肌,1次20秒,1天5次
穩定肌群訓練:
- 深層頸屈肌訓練: 點頭運動(同上方枕下肌群伸展運動)
- 斜方肌群訓練/下頸椎與胸椎伸直運動: 下巴微收,雙手抱頭,手肘向後外展,胸椎些微後仰,(若無法後仰者,保持頸胸椎直立即可),1次10秒,1天10次
撰文者: 魏郁真物理治療師
若您有任何疑問歡迎來電諮詢:)
信誠徒手訓練舘: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二段44號10F-1(捷運古亭站七號出口1分鐘即達)
電話:(02)27213347 或0955437313信誠徒手訓練館
初步預約單:
http://goo.gl/forms/AR5HCBNu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