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許多人可能下背痛、髂骨前方、恥骨痛或兩側髖外側疼痛時才發現自己可能是薦髂關節失能的問題,難道真的要等到出現疼痛了,才能發現與治療嗎?我在臨床上有幾個個案,其實並無明顯的疼痛症狀,但評估後發現有薦髂關節失能的問題,在這裡我們要告訴大家,當出現那些徵兆時,你可以懷疑自己薦髂關節失能?

薦髂關節炎.jpg

 

先來介紹一下薦髂關節的構造,薦髂關節是由一片薦椎與兩塊髂骨組成的關節,周邊遍布許多強勁的韌帶,向上與腰椎相接向下與股骨頭相接,並與恥骨聯合形成骨盆環,是身體中承重與力量傳遞的中繼站,因此,薦髂關節問題牽一髮而動全身,若能提早發現問題,進行徒手矯治與運動訓練,就有很大的機率能避免後續產生疼痛的問題。以下提出幾個比較常見的問題來進行討論,看看你是否也有以下的問題:

骨盆構造-1.jpg  薦髂關節構造-2.jpg

 

問題一:深蹲時覺得兩腳出力不平均或臀部感受度差?

因為久坐或久站的關係,為了省力,我們會使用腰椎骨頭卡骨頭的方式承重,會使得我們腰椎前凸,腰部束脊肌持續處在縮短位置,將薦椎卡在向前點頭的方向(nutation),同時,臀大肌失能而無法維持骨盆穩定,上述情況下通常會產生兩個問題

  • 兩側髂骨前轉時,通常薦椎會產生向後點頭(counternutation)的動作,若是單側髂骨相對前轉,會使單側薦椎前移且卡向前上傾斜的位置,容易造成薦髂關節上關節面夾擠而產生疼痛。
  • 當薦椎無法執行良好向後點頭的動作時,腰部過度前突(kyphosis)且腰部束脊肌群會過度縮短而緊繃,使得腰椎壓力過大。

薦髂關節活動.jpg 深蹲.png

 

當長期使用錯誤肌群或腰椎代償時,就會產生疼痛問題。

 

問題二:單腳站站不穩?

承重時,薦椎與髂骨會彼此產生反向的動作來維持關節間穩定,當單腳站站不穩時,就可能有以下兩種原因:

  • 臀中肌無力,單腳站時無法拉住骨盆,產生同側骨盆向外偏移而對側骨盆向下掉的情況。
  • 承重時,髖關節內壓力會使髂骨向後轉,而薦椎向前點頭來維持骨盆的穩定,當薦髂關節失能時,髂骨與薦椎無法產生相對作動而達到穩定時,就會站不穩。

臀中肌無力.png             骨盆承重.jpg

 

問題三:坐的時候覺得重量多壓在一側甚至坐不久?

坐姿下大部分人都處於骨盆前轉、腰椎前突的姿勢,此時的骨盆會產生以下幾個問題:

  • 單側骨盆前轉下,會使得臀大肌被拉長,長時間下來臀大肌被抑制就容易萎縮變薄,再加上骨盆前轉使得坐骨一同向後上轉,接觸椅面處就會是坐骨相對尖銳處,不只坐不久,甚至不敢放重量到該側。
  • 腰方肌過短:翹腳時身體會偏向承重側,此時身體為了將重心拉回中線,會往翹腳側做側彎的動作,來達到平衡,久而久之翹腳側的腰方肌就會過短,沒翹腳時就會覺得有一邊骨盆被提起而只壓在某邊。
  • 翹腳的動作會使得髂骨被置於前側打開的位置,導致後側薦髂關節受壓且關節空間變小,時間一久會導致單側薦髂關節動性不良,坐姿或站姿時無法產生正常的活動。

坐姿前傾.jpg  翹腳.jpg

 

問題四:站的時候覺得有一腳踩不著地?

撇除掉兩側股骨及脛骨結構上長短不一的問題以外,大多數長短腳會和髖關節及薦髂關節有關,一般來說髂骨較前轉的那側通常腳會比較長,導致該側腳或是對側腳出現代償的姿勢,同時也不敢將重量放到患側腳,因此會有一腳踩不著的的感覺。

長短腳.jpg

 

問題五:走路時覺得臀部左右搖晃?

骨盆過度前轉時,股骨同時內轉,使得臀大肌與臀中肌被拉長而收縮不良,導致無法承受重量,使得骨盆向外向前位移,使得薦椎向前上方陷入並與髂骨擠壓,使得薦髂關節失能。

 

物理治療師能幫你做甚麼呢?

薦髂關節問題須尋求物理治療師的協助,透過肌肉放鬆、關節鬆動,肌能療法將骨盆回復到正確的位置,適時加入運動訓練,需作用的肌群,建立正確的動作模式才能避免造成再次的傷害。

徒手治療-1.jpg  徒手治療-2.jpg

 

自己能夠做些甚麼呢?

自我薦髂關節鬆動

側躺,要鬆動的那側朝上,下方的腳伸直,上方的腳呈現ㄑ字型,腳板勾住下腳膝窩,膝蓋朝床下垂下去。每下停15秒,做五下,一日2-3回。

薦髂關節鬆動.jpg 

 

骨盆中線下抬屁股

骨盆前傾到底(拱腰)與骨盆後傾到底(腰貼床面)後,取中間位置,這就是我們要的骨盆中線,維持骨盆中線下作抬屁股的動作,抬至一個拳頭高即可。10下2組,每下停5秒,一日2-3回。

bridge EX.jpg

 

腹式呼吸

想像肚子裡有一個氣球,吸氣時腹部向四面八方鼓起,吐氣時肚子向內收回,吐氣時嘴巴噘起來,慢慢吐氣。10次2組,一日2-3回。

腹式呼吸.jpg 腹式呼吸-2.jpg

 

蚌殼運動

側躺,膝蓋合起彎曲。動作時,膝蓋慢慢打開,雙腳腳跟併攏。吐氣時臀部往內夾緊,停頓5秒再慢慢回復。過程中要感覺是臀部肌群出力,要避免使用腰椎旋轉、前凸或骨盆後倒的方式代償,假如感受並不明顯,可以先腹部微收後再執行動作,會更能感受到臀部的收縮。每回5次5組,一日2-3回。

棒殼運動.JPG

 

「預防勝於治療」,薦髂關節的動作較細微,難以感覺,當您發現自己有以上的狀況時,盡快尋求專業人士的指導,幫助你避免未來受到難以忍受的疼痛。

 

 

本文僅供參考以及學術使用 若有相關疾病或疑問請洽詢專業醫師或物理治療師提供協助,本文不涉及任何醫療行為之服務。

 

撰文者:林瑋軒物理治療師

 

若您有任何疑問歡迎來電洽詢 =)

 

信誠徒手訓練館: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二段44號10F-1(捷運古亭站七號出口1分鐘即達)

電話:(02)27213347或0955437313信誠徒手訓練館

初步預約單:

http://goo.gl/forms/AR5HCBNueE

 


檢視較大的地圖

 

 

圖片出處: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67/4394589

http://nulivortho.blogspot.com/2012/04/blog-post_09.html

https://coachjerry44971311.wordpress.com/2019/01/14/%E3%80%8E%E8%84%8A%E6%A4%8E%E4%B8%AD%E7%AB%8B%E4%BD%8D%E7%9A%84%E6%B7%B1%E8%B9%B2%E7%9C%9F%E7%9A%84%E9%80%99%E9%BA%BC%E9%87%8D%E8%A6%81%EF%BC%9F%E3%80%8F/

https://ampohealth.pixnet.net/blog/post/104295106-%E5%B0%8D%E6%8A%97%E5%B1%81%E5%B1%81%E7%97%A0%28%E4%B8%8B%29-%E8%87%80%E4%B8%AD%E8%82%8C%E7%84%A1%E5%8A%9B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67/3156229

https://wwreyk273077.pixnet.net/blog/post/248531864

https://www.funsport.com.tw/Article/Detail/36247

http://www.nbptc.net/0_2_4_2_12_PFPS2.html

https://www.mayoclinic.org/healthy-lifestyle/labor-and-delivery/multimedia/bridge-exercise/img-20006409

https://zi.media/@leeyihugh/post/DbtMiu

https://www.johngibbonsbodymaster.co.uk/spinal-manipulation-mobilisation-technique-masterclass/

arrow
arrow

    信誠徒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