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短腳產生的原因有很多,常見的有五種類型脊椎側彎、骨盆傾斜、腰椎與下肢手術後、下肢骨骼傷害及先天結構疾病,詳細內容可以參考前面文章的介紹https://shincheng.pixnet.net/blog/post/42685554。而現在我們要來探討骨盆歪斜對長短腳的影響。骨盆歪斜造成的長短腳是屬於假性長短腳,又稱為功能性長短腳,也就是我們在躺姿下實際去測量腳長結構,量前髂骨上棘到腳內外踝連線是沒有明顯差異的。而在站姿下肌肉用力不均失衡,產生骨盆歪斜,自然就會有長短腳的問題。這種情況下的長短腳,它是可以透過徒手治療及運動治療來矯正的!
那麼骨盆歪斜是什麼情形呢?我們知道骨盆是由後方薦髂關節和前方的恥骨聯合一起形成骨盆的環狀結構,協助轉移從脊椎傳到下肢的重量,過程中就需要周邊肌肉出力來維持骨盆的穩定。當肌肉出力失衡時,骨盆就會不穩產生歪斜,而骨盆歪斜可分為前傾與後傾,下面來一一介紹:
骨盆前傾:常見於腰椎前凸姿勢,利用腰部肌肉豎脊肌、腰方肌過度用力維持姿勢,在坐姿下長期髖屈曲,造成髂腰肌緊縮,也就是所謂的下交叉症候群緊繃的肌肉,造成骨盆向前傾斜。而當前側髂腰肌縮短,造成後外側臀中肌延展無力,內收肌攣縮,使得股骨偏向內轉,脛骨內轉,足外翻等一連串影響。而腰方肌緊縮,內收攣縮患者會造成患側骨盆上提,好側骨盆則會下降,產生患側下肢功能性腳短,身體為維持平衡會代償偏向患側,使得腰方肌更加緊縮,陷入惡性循環!
骨盆後傾:身體前彎時腹肌收縮,而等長受縮時則會把骨盆帶向後傾位置。而臀肌是在膝彎曲下使髖關節伸直的肌肉,常見的訓練如橋式,在等長收縮下也是促進骨盆後傾。當臀肌用力收縮,會使股骨偏向外轉,脛骨外轉,足內翻等效應,並讓腰方肌則得以放鬆延展,使患側骨盆下降,而產生功能性腳長。而腹肌與臀肌也是在下交叉症候群中放鬆無力的肌肉,需要訓練加強。
臨床上很常見到骨盆前傾的患者,或許沒有發現到自己是否有長短腳,大多都是小腹前凸,患側抬腿時覺得鼠蹊部緊繃卡卡的,腰部痠痛,往往會針對腰部去做治療。但骨盆歪斜的問題沒有改善,問題久了還會合併薦髂關節障礙,若不將正確肌肉用力方式融入到生活中,症狀就一直反覆的發作,更嚴重還會使腰椎及髖關節提早退化,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可以做哪些運動呢?
一、 伸展運動:建議伸展到微酸緊繃就好,30秒/次,反覆執行5-10次
髂腰肌伸展:側躺患側在上,下方腳膝蓋彎曲,移動患側腿往後下方至床緣下,過程中維持肚子用力,若感覺到腰部受力,則不適合此運動。
腰方肌伸展:站姿下膝蓋微彎,肚子用力讓骨盆後傾,一手扶牆,另一手抱頭往扶牆側方向做身體側彎,注意過程中骨盆穩定不向外偏移
二、肌力訓練:建議10秒/次,反覆執行5-10次
腹肌訓練:躺姿下肚子用力,壓平腰部後方空間使骨盆後傾,過程中避免過度用力憋氣與頭抬起動作
臀肌訓練:站姿下雙腳與肩同寬,膝蓋朝向2-3腳趾間,膝蓋微蹲,肚子用力縮,臀部向下出力,向後彎曲髖關節感覺腳跟壓地板,用力是在屁股外側及膝蓋內側,若是用力在大腿前側,則不適合此運動
以上運動非治療處方,個案的狀況不同會需要個別的調整,故執行上如有不適,建議尋求物理治療師及相關專業人員評估。
如有任何疑問,歡迎來電或官方LINE洽詢
撰文者:楊馥壕 物理治療師
信誠徒手訓練舘: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二段44號10F-1(捷運古亭站七號出口1分鐘即達)
電話:(02)27213347或0955437313 信誠徒手訓練舘
初步預約單:
http://goo.gl/forms/AR5HCBNueE。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