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信誠徒手訓練館)
膝關節是人體使用率較高及負擔體重的大關節,故常發生運動傷害及退化等問題。膝與肘同為屈戍關節,皆以屈曲為提供最大運動範圍。此時除了半月軟骨吸收外力衝擊,使關節能平滑進行活動。膝關節另一個重要角色為韌帶,負責膝關節的穩定及運動。
韌帶功能:
前十字韌帶(ACL):限制脛骨前移
後十字韌帶(PCL):限制脛骨後移
內側副韌帶(MCL):限制膝蓋外翻
外側副韌帶(LCL):限制膝蓋內翻
內側副韌帶受傷機轉
韌帶受傷指的是韌帶被用力拉長或撕裂所造成。MCL受傷原因,通常是由外力(外翻及外旋)直接撞擊膝蓋引起,一般以運動傷害居多,如橄欖球中發生之緊挟性傷害,嚴重者會合併半月軟骨或前十字韌帶受損。
內側副韌帶對膝關節穩定度相當重要,單純的內側副韌帶撕裂會導致關節不穩定,單純外側副韌帶受損情況較少見。
MCL損傷的程度分級:
1級:韌帶拉傷或輕微撕裂,功能沒有喪失
2級:部分撕裂,輕微功能損失
3級:完全撕裂-嚴重功能損失
臨床症狀
1.受傷時有爆裂聲
2.疼痛和壓痛會沿著你的膝蓋的內側
3.腫脹的膝關節
4.膝蓋承重時,會無法站立腿軟的感覺
5. 卡住的膝關節
治療
治療選擇取決於韌帶損傷的嚴重程度。大多數MCL損傷將在幾周的休息後可自行癒合。
(一)急性期傷害
5原則PRICE—保護(Protect)、休息(Rest)、冰敷(Ice)、壓迫(Compression)、抬高(Elevation)
P保護
發生受傷後,此時受傷組織非常脆弱,立即保護受傷部位給予以支架或包紮,限制關節活動,可避免二度傷害。
R休息
受傷後組織需要適當的時間作修復,避免過度使用,會增加發炎機會及延緩損傷的恢復時間,若需活動應避免會引起疼痛的動作。
I冰敷
可運用冰敷袋或冰塊加水放入塑膠袋中,直接敷在受傷的部位,可以有效緩解疼痛,降低發炎及腫脹,建議 15至20 分鐘。
C壓迫
目的是促進血液循環,達到減少腫脹,可用紗布或彈力繃帶纏壓住受傷部位,纏繞方向為肢體末端往心臟方向,以膝蓋為例,由膝蓋下方小腿處往上繞至大腿處,
切記不要用力纏,會阻礙血液回流。
另一種方式為貼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i6QL7tUMF8
E抬高
將受傷部位盡量抬高,高過於心臟位置,目的也是讓末梢血液可以利用地心引力作用回流,可採躺著或坐著。急性原則處理後,症狀無明顯改善仍須到醫院接受治療。
(二)物理治療運動
左1被動膝伸直
足踝後方墊毛巾捲,利用地心引力給予膝蓋伸直的力量。
左2開蛤運動
膝蓋微彎,足踝緊靠,將兩側膝蓋打開
左3側躺抬腿
側躺,將大腿往天花板方向抬起
右1腳跟滑動
腳完全伸直,利用腳跟動作帶出膝蓋彎曲
右2直抬腿
一腳膝蓋彎曲,另一腳伸直,直接將伸直腿抬高
右3趴臥髖伸直
趴臥,將大腿往天花板抬起,抬腿那側骨盆不要翹起
膝蓋穩定度運動A
彈力帶綁腳踝,膝蓋微彎,將彈力帶向後拉,作更多膝蓋彎曲動作
膝蓋穩定度運動B
彈力帶綁腳踝,阻力在外側,將彈力帶向外拉
膝蓋穩定度運動C
彈力帶綁腳踝,將彈力帶向前拉,作更多膝蓋彎伸直動作
膝蓋穩定度運動D
彈力帶綁腳踝,阻力在內側,將彈力帶向外拉
靠牆深蹲
大腿與地面平行,膝蓋呈90度,膝蓋不超過腳尖
踏步登階
受傷腳踩在階梯上,健側腳抬起將身體重心轉移至受傷腳
末端膝伸直阻力運動
彈力帶綁膝蓋,阻力在後側,膝蓋微彎,將彈力帶向後拉,作膝蓋伸直動作
運動的注意事項:
每個動作停留10秒,5-10下/回,一天3回。
配合呼吸,不要憋氣,肌肉用力時可以吐氣。
動作要確實並專一性,避免使用其他動作代償。
執行動作應緩慢勿急促,收縮及放鬆動作應保持著力量。
運動若越做越痛,且引發不適症狀,應暫停運動。
無論是否需要手術,通常預後都很好。恢復時間取決於MCL損傷的嚴重程度。由於1級MCL損傷輕微,治癒只需要幾天的時間。2級受傷最多可能需要4週。3級損傷最嚴重,恢復時間最長。這些類型的傷害通常需要8週或更長時間才能癒合。
參考資料:
http://www.healthline.com/health/medial-collateral-ligament-mcl-injury-of-the-knee#Overview1
http://www.summitmedicalgroup.com/library/adult_health/sma_medial_collateral_ligament_sprain_exercises/
信誠徒手訓練舘: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二段44號10F-1(捷運古亭站七號出口1分鐘即達)
電話:(02)27213347 或0955437313信誠徒手訓練館
初步預約單:
http://goo.gl/forms/AR5HCBNu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