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信誠徒手訓練館

 

       張奶奶有夜間頻尿的老症頭,一個月前晚上睡覺突然尿急,準備站起身到廁所時,突然膝蓋無力跌坐在床緣上,頓時一陣劇烈的腰部疼痛讓張奶奶坐立難安。隔天早上家人趕緊帶她到急診尋求協助,骨科醫師經過X光影像檢查發現第十二胸椎有明顯的壓迫性骨折。張家兒子們都很納悶,為什麼老媽媽只是一個輕輕地跌坐,就造成這麼嚴重的狀況。

       脊椎壓迫性骨折是指椎體因外力或本身骨質密度過低等原因而造成崩塌,骨質疏鬆是最常見的原因,尤其好發於更年期後的婦人,另外如外傷、轉移性癌症等也都會造成壓迫性骨折的原因。椎體壓迫性骨折常常都是一個外力而造成進而產生背痛,所以對許多來說是相當陌生且突然發生而措手不及。一般到醫院求診時,急性期醫師多會先開立止痛藥,並且請病友穿著背部支架與多休息。但是後續還會面臨哪些問題呢?是否需要開刀?能不能尋求物理治療的幫助改善病狀的緩解?

CF1.png

 

 

脊椎壓迫性骨折的臨床症狀

脊椎壓迫性骨折,常包含以下其中之一或是多個症狀:

1. 突然性地劇烈背痛,嚴重者必須要臥床休息、穿戴背架才會感覺症狀減緩。少部份骨折輕微者,可能症狀不明顯甚或不影響日常之工作而容易被忽略,需特別注意。

2. 站姿或是走路時,會使得症狀更加的加劇。嚴重者甚至連坐姿都無法維持。

3. 躺姿下,可使得症狀獲得改善。

4. 脊椎活動度明顯下降

5. 身高變矮與駝背等外觀上改變,最好發在胸腰椎交界處,尤其是胸椎第11、12節或是第1、2腰椎處的壓迫性骨折。

 

 

壓迫性骨折手術方式

       一般如果急性期過後,疼痛仍然難有顯著的緩解,醫師便會建議可以尋求手術的方式來改善症狀。常見的手術方式有以下兩種,通常病患在接受手術處置後,都能有效改善疼痛的情形。

 

經皮穿刺椎體成形術(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在影像導引下使用骨穿刺針經皮下由椎弓根而進入壓迫性骨折的椎體中(圖一),接著將骨水泥灌入,藉此來穩定骨折的椎體(圖二),並減輕疼痛。但此法並沒有使塌陷的椎體恢復原本的高度,所以不能矯正變形的椎體,同時流體狀之骨水泥灌入時,有往椎體骨折裂縫外漏的可能而導致神經、血管受損。

 

CF2.png

(圖一,壓迫性骨折常造成椎骨高度塌陷而變形降低)

 

CF3.png

(圖二,注入骨水泥藉此來穩定骨折的椎體,但此法並沒有使塌陷的椎體恢復原本的高度)

 

經皮穿刺椎體擴張成形術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與椎體成形術的不同之處是利用影像導引將可擴張之球體注射入脊椎體,利用此氣球膨脹擴張來恢復椎體的高度(圖三),隨後將球體拉出,打入骨水泥至氣球體擴張所創造出的空腔內,來保持穩定性並可藉以矯正部分的駝背變形(圖四)。此方法的優點在可以控制骨水泥流竄方向,避免因骨質破損後骨水泥外漏造成神經、血管損傷。

CF4.png

(圖三,氣球膨脹擴張來矯正變形的椎體)

 

CF5.png

(圖四,注入骨水泥來增加椎體的穩定性)

 

       然而,不管是否有接受手術治療,後續給予最適當的處置,穿著合適的背部支架適量的止痛藥物適當的物理治療運動休息,是能有效避免長時間臥床而造成骨質流失,以及日常生活功能的喪失。

 

 

物理治療能如何幫助改善脊椎壓迫性骨折的疼痛

       我們建議病友可以專業醫療人員評估的結果與建議,接受相對應的物理治療。因為脊椎壓迫性骨折後,除了病患自身感受到的症狀外,常會有背部會有不同程度的神經張力異常、肌筋膜張力異常等狀況出現。

 

徒手物理治療

視病患狀況,選擇合適的徒手治療方式為病患處置。藉由肌筋膜放鬆術對於脊椎壓迫性骨折後,處理肌肉張力過大的現象。物理治療師會依照筋膜之深淺度檢查各層肌筋膜滑動受限的方向,然後往其受限方向施加外加之力量使筋膜放鬆。肌筋膜放鬆術常施作在特定的激痛點,與一般的指壓或按摩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請讓專業的物理治療師或醫師為您執行此項處置。

 

運動物理治療

脊椎壓迫性骨折常會因疼痛兒造成病患軀幹駝背,久而久之背部肌肉萎縮無力。我們利用物理治療運動,強調專一的伸展、肌力訓練計畫,讓病友達到症狀減緩,好處是在家後能持續進行復健,不受人、時、地的限制。以下介紹幾個較重要常見的運動給各位讀者知道,但請千萬在經過專業醫療人員確診後才開始進行,不要自己當『醫師』,自行診斷,自行復健喔!

 

擴胸挺背運動

雙手舉成投降姿勢扶貼牆,雙腳一前一後踩出弓箭步。身體向牆角推進,可以利用牆角兩側牆面,帶出前胸伸展與挺直上背的動作,有效減緩脊椎椎體壓力。此外,胸椎壓迫性骨折後,會有心肺功能變差的問題,所以擴胸挺背運動再配合反覆吸氣吐氣,便可以對肺臟功能進行訓練。

CF6.png

 

上背部肌力訓練

坐姿進行上背肌力訓練,將彈力帶中點固定於牆上,雙手拉動兩端彈力帶向身體兩側,過程中強調上背挺直與肩胛骨內收,這個動作可讓老人家在坐姿下,很方便的進行上背部的肌力訓練。

 CF7.png

 

頸部與上胸椎肌力訓練與姿勢矯正

站立下,背靠著牆站立,眼睛向前看,微縮下巴,頭後方輕輕向後壓著彈力球,彈力球可以視駝背改善狀況而選取直徑較小的球。過程中肚臍向內收縮,帶出腹肌用力的動作,增加脊椎的穩定度。

CF8.png

 

壓迫性骨折病友日常生活應該注意事項

1. 保持腹部肌肉用力

2. 注意在身體的活動,盡可能不要讓脊椎做出彎曲與旋轉的動作。

3. 坐姿時,要將屁股做到底靠近椅背,使得腰部能有足夠的支撐。

4. 每一次而坐姿站起來的過程,因為姿勢的轉換,常是許多病友抱怨最不舒服的時候。切記,在起身的過程,腹部微微內縮,增加腹內壓以提升脊椎的穩定性,過程中保持身體挺直不彎曲,再藉由髖部與膝蓋共同出力來協助站起,如此就能有效將疼痛控制到最低。

 

 

信誠徒手訓練舘: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二段44號10F-1(捷運古亭站七號出口1分鐘即達)

電話:(02)27213347 或0955437313信誠徒手訓練館

初步預約單:

http://goo.gl/forms/AR5HCBNueE

信誠徒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掃除做家事,簡單物理治療運動全身痠痛不再來

                                                            (文-信誠徒手訓練館 呂珮喻 物理治療師)

 

為了迎接春節的到來,對於每位家庭主婦來說,除舊佈新不可少。不少家庭主婦短時間內要忙著清理整個家裡的環境,清洗、拖地、搬重物樣樣來。由於目前職業婦女逐漸增加,平常上班沒時間打掃,通常利用休假剩餘時間一次打掃,短時間內要做大量的家事。過了一段時日,因反覆性重複動作加上不正確姿勢,容易造成肩頸痠痛,甚至出現網球肘、媽媽手及下背痛等問題。

 

引發肩頸痠痛原因:

媽媽們因為長時間抬頭加上肩膀抬高姿勢,例如刷洗門窗、清潔家具高處等。以下動作如頸椎後仰容易增加頸椎壓力、肩胛骨上提所造成提肩胛肌過度使用等。

建議事項:不當的重複動作如肩膀上提,應避免肌肉一直處於過度收縮狀態,打掃過程中間需要適當的休息時間。

 

引發網球肘原因:

通常是過度使用或不當使用所造成的,常見為重複性使用手腕及手肘力量,造成伸腕肌群過度收縮,症狀會有產生前臂外側明顯疼痛及手腕用力力量會下降。

建議事項:分段分時完成家事,避免持續重複性動作,而引致手肘手腕肌腱勞損及發炎。

 

引發媽媽手原因:

手腕背側支持帶出現增厚,壓迫下方兩條肌鍵(伸拇指短肌與外展拇指長肌),引起管道狹窄及肌腱發炎,通常是由大拇指的活動引起如清洗腕盤、重複扭毛巾等動作,在手腕或大拇指區域出現疼痛。                           

建議事項:曾經受過傷害的組織,可以護具保護,提供支持性作用,避免再次受傷,如護腕。

 

引發下背痛原因:

不當的彎腰姿勢加上搬提重物,輕者背部肌肉拉傷,嚴重者甚至引發急性腰椎椎間盤突出問題。此外特別注意,本身有關節炎或骨質疏鬆問題的患者,則會加劇原本的症狀。

建議事項: 減少向前彎腰的動作,可利用長柄工具或是將清洗物品放置在與自己腰部高度同高,這樣可減輕腰椎的負荷壓力。必須彎腰取物時,盡量腰椎維持一直線,切忌勿以前彎加上旋轉姿勢,此姿勢容易引起肌肉拉傷並增加腰椎壓力,可以弓箭步動作代替彎腰姿勢。

 

 

簡單物理治療運動如下:

(一) 提肩胛肌伸展:

提肩胛肌伸展.jpg

1.將左側肩膀微微抬起,同側手放在脖子後方

2.低頭收下巴

3.對側手給予斜上方牽拉,一次停留15~30秒,持續做5~10回。

()伸腕肌群伸展:

   伸腕肌群伸展.jpg

1.手肘伸直,手腕彎曲,手背向前方

2.另一手給予手背向手掌方向牽拉,一次停留15~30秒,持續做5~10回。

()媽媽手伸展:

   媽媽手伸展.jpg

1.大拇指往小指方向動作,其他四指握住大拇指,做握拳動作

2.拳頭朝下向地板方向慢慢牽拉,一次停留15~30秒,持續做5~10回。

()背部伸展:

   腰方肌伸展.jpg

1.上半身固定,右膝彎曲,左腳跨過右膝

2.左腳利用重量將右膝往左下方慢慢牽拉,一次停留15~30秒,持續做5~10回。

 

冬天氣溫較低,容易造成肌肉及關節僵硬,所以建議打掃前做點暖身操,持續做事期間,每半小時做一次伸展運動,可預防肌肉拉傷及減少痠痛發生。把握前面的原則,配合物理治療運動,讓你事半功倍,輕鬆迎新年。若肢體部位有發炎腫脹,24小時內可冰敷緩解症狀。症狀持續加重惡化,請立即就醫。

 

 

信誠徒手訓練舘: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二段44號10F-1(捷運古亭站七號出口1分鐘即達)

電話:(02)27213347 0955437313信誠徒手訓練館

初步預約單:

http://goo.gl/forms/AR5HCBNueE

 

信誠徒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打麻將與久坐的伸展運動

 

            (文-信誠徒手訓練館 老師)

又到了歲末春節,對很多人來說過年就是要和親朋好友摸上幾圈,但是在桌上廝殺之後,許多人發現過完一個年,全身腰酸背痛。這常常是因為在進行方城之戰時,大家都保持久坐的姿勢太久,以致身體出現許多毛病。以下我們會先來看看久坐常引起的問題,後面會教大家一些常用的拉筋放鬆的技巧。症狀輕微者,自我進行這些放鬆應可獲得改善;若症狀嚴重或是未改善,建議您一定要尋找醫生與專業的治療師照會。

 

久坐

久坐1.jpg

1.    鬆弛的腹部

人在站著、移動或是坐正的時候,腹部的肌肉會收縮保持內臟與脊椎的正常位置。久坐的人常會以彎曲身體的姿勢,用關節卡住的方式來維持坐姿。這是人體自然的反應,選擇最不耗能量的方式運作,但是這樣不運用腹肌的力量,以致內臟與脊椎的位置不在正常的位置,久了自然很多問題就會出現。

2.    僵硬的髖關節

長期坐著的人會使髖屈肌變得短又僵硬,限制活動幅度和跨步的距離。研究發現,減少髖部的可動性是老年人容易跌倒的主因。而跌倒是老人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跌倒所造成的傷害,不僅老人家痛苦,也加重照顧者的負擔。

3.   癱軟無力的臀部

    坐著不需要臀部肌肉做任何的事,癱軟無力的臀部肌肉會傷害你的穩 定性,使得推開東西的能力和維持有力步伐的能力下降。

4.   緊繃的頸部

人長時間坐著會將脖子前伸,因為我們會看前方而不是一直看下方,這會造成後頸部肌群過度緊張與縮短。或是當你在打字時,傾斜你的頭和聳肩來支撐電話,可能會拉傷你的頸椎並造成永久的不平衡。

5.   肩膀和背部痠痛

    駝背時,不會只有脖子向前彎曲,肩膀和背部的肌肉也會過度伸展,尤其是連結脖子和肩膀的斜方肌。

6.   失去彈性的脊椎

當我們移動的時候,脊椎骨間的軟骨盤像海綿一樣,有時膨脹和有時縮小,以吸收不同的壓力變化。但是當我們久坐時,軟骨盤會不平均地受到擠壓,久了就會硬化定型。

7.   椎間盤受損

久坐的人有比較大的風險會椎間盤突出。一般人或許不知道,正常脊椎壓力站立是平躺的四倍,坐著時,壓力高達六倍,而不正當的坐姿更會加重脊椎壓力。

牽拉技巧與部位

針對軟組織的處理,主要有兩大方向,牽拉放鬆與訓練加強,以下我們來介紹如何藉由牽拉來放鬆因久坐而過緊的肌群。

1.    牽拉髖屈肌

久坐2.jpg

如圖所示,我們可以單膝跪地,然後輕輕地移動我們的屁股向前,持續30秒,休息10秒,做3~5個回合。

久坐3.png

或者我們也可以運用工具來幫助我們放鬆,像是圖中的滾筒,我們可以將它放在我們的單側骨盆前方,藉由我們自身的體重來調控力道,做來回按摩放鬆,來回的速度記得要慢,一次做15個來回,做3~5次。

2.    牽拉頸部、肩部肌群

久坐的人常常會造成後頸部肌群過緊,而我們的頸部肌肉很多都連到我們的肩部,所以我們可以一起處理以達效果。

久坐4.jpg

圖中左邊是牽拉我們的上斜方肌,我們可以右手抓住後面的椅子,眼睛看右下方,再用左手扶住頭往左下方做牽拉,持續30秒,休息10秒,做5次,然後換邊再做。

圖的右邊是牽拉我們的提肩胛肌,我們一樣右手抓住後面的椅子,但這時我們眼睛看我們的左大腿,接著一樣左手扶住頭往左下方做牽拉,持續30秒,休息10秒,做3~5次,換邊再做。

久坐5.gif

最後還有一個很重要但很簡單的小技巧,特別是如果你有久坐後出現頭痛的時候,我們可以牽拉我們的枕下肌群,如圖我們可以坐在靠牆的椅子上,然後盡量將我們的下巴收進來,讓後頸貼到牆壁,持續20秒,休息5秒,做3~5次。

藉由牽拉的方式,狀況輕微的人通常可以將久坐引起的症狀獲得舒緩,若是狀況一直未改善,就會需要更高階的放鬆技巧與針對性的運動來徹底的治療。尋找專業人員先仔細評估更是必要,在這先祝大家新年快樂。

 

信誠徒手訓練舘: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二段44號10F-1(捷運古亭站七號出口1分鐘即達)

電話:(02)27213347 0955437313信誠徒手訓練館

初步預約單:

http://goo.gl/forms/AR5HCBNueE

 

 

信誠徒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信誠徒手訓練館

 

       中醫說:『睡眠是身體的第一大補。』

       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睡眠除了可以消除疲勞,還可促進身體自我修復和增強人體的免疫力,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然而,現代人除了不規律的作息,常打亂了人體生物時鐘,導致自律神經與內分泌失調,不適當的寢具更是造成肌肉骨骼系統酸痛的主要來源,嚴重影響整個身體的健康。因此,讓我們來概述枕頭挑選的重要概念。

 

圖片 1.jpg

(很多人的枕頭都只是個裝飾品)

 

 

好的枕頭讓你上天堂,壞的枕頭帶你下地獄

       每個人的身形不同,脖子有長短,肩膀有寬窄,後顱有圓扁,頸椎有曲直。所以每個人都有一顆屬於適合自己體態的枕頭。一顆不合適你的枕頭,就無法有效支撐頸部正常的生理曲線。因此在選擇枕頭時,足夠可塑性支撐力是選擇枕頭的兩個重要條件。枕頭的頸部支撐區過支撐力過軟,無法支撐頸部;太硬,會頸椎過度前凸,都會導致肩頸肌肉僵硬酸痛。而頭部支撐區若無足夠可塑性,便無有效分散頭部的壓力。                                                                    

 

 

頭有托,頸有撐,背有靠

       好的枕頭能將頭部舒適地包覆分散壓力,服貼地支撐脖子,穩當地提供上背當靠山,三段式支撐是一個枕頭的基本要求(圖一)。那如何依照個人身寸,選擇個人化枕頭呢?正躺與側躺,枕頭高度亦大不同!兩個重要規則如下:

 

圖片 2.jpg

(圖一,枕頭三段式支撐就像玩信任遊戲一樣,你得將所有一切都交付給別人了!)

 

Rule No.1: 將標準站立姿轉變成睡姿

頸椎在標準站姿之下,對於各節脊椎之間、周邊肌肉群都是保持在張力與壓力最平衡的位置(圖二,標準站立姿),因此睡覺時也要能將33塊脊椎骨保持在同樣姿勢之下,這樣才能讓全身維持在最合適的環境。當仰睡時,額頭與下巴的連線與床面成平行,頸部下不會有感覺緊迫的壓力感,這就是最佳的睡眠角度(圖三,標準正躺睡姿和三段式支撐枕頭)。床墊的軟硬也是會影響到所需要枕頭的高度,所以選購枕頭時,必定要在店家中找一張硬度與自家相仿的床墊,親自試躺過,才不會購買到不合適的枕頭。此外,許多人習慣側睡,那建議挑選標準則要合乎Rule No.2。

 

圖片 3.jpg

(圖二,標準站立姿)

 

圖片 4.jpg

圖三,標準正躺睡姿,頭有托頸有撐背有靠

 

Rule No.2: 單側肩膀寬度對應側睡枕頭的高度

臨床上,許多病友患有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在睡眠時重覆地呼吸暫停的,改採側睡後,可減少懸壅垂與舌根部鬆弛後墜,有助減輕打鼾與睡眠呼吸中止的症狀。因此許多人習慣側睡,正睡反而無法入睡,那建議購買枕頭時直接依照單側肩膀的寬度(圖四)為參考基準,使得側躺時頭部中軸線與軀幹中軸線相互平行,而不產生歪斜,頸部兩側肌肉得以受力平均(圖五)。

 

圖片 5.jpg

(圖四,標準站立姿單側肩寬,即頭側至肩線轉角的寬度)

 

圖片 6.jpg

(圖五,側臥姿標準枕頭高度,頭部中軸線不產生歪斜)

 

 

       由以上基本原則與兩個重要規則,只要照著好的治療師教您的方式選擇,枕頭有沒有記憶性,有沒有採用太空科技材質,有沒有加長加大都不是這麼的重要了。趕快回家檢查自己的枕頭吧!它可是要陪著你走過大半人生的好夥伴喲!

 

 

信誠徒手訓練舘: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二段44號10F-1(捷運古亭站七號出口1分鐘即達)

電話:(02)27213347 或0955437313信誠徒手訓練館

初步預約單:

http://goo.gl/forms/AR5HCBNueE

信誠徒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信誠徒手訓練館 姚斯元 老師)

扁平足,是指腳底的足弓受到拉長而造成扁平的情形。臨床上,有許多的肌肉骨骼的疼痛,根源都是來自扁平足。例如足底筋膜炎,跑者膝,甚至腰痛肩頸痠痛等等。而扁平足常見兩種種類:功能性扁平足與結構性的扁平足,本文的目的是在說明兩者的差別與介紹。

 

下載 (1).jpg

功能性扁平足的介紹

功能性扁平足是指腳底只有在承重時,足弓才會塌陷造成扁平。而未承重時(坐姿或是站姿時),都可以看到足弓的弧線而不是扁平的情形。臨床上,功能性扁平的比例佔了大部分,並且可以在物理治療後復原。

 

功能性扁平足的原因

功能性扁平足大多是因為肌肉張力失衡造成的,常見的原因有

  1. 脛後肌無力
  2. 小腿肌(腓腸肌與比目魚肌)過度緊繃
  3. 長短腳
  4. 骨盆歪斜
  5. 臀肌無力

images (1).jpg

 

物理治療對於功能性扁平足的治療

面對功能性扁平足的病患,物理治療師可以裡用貼紮暫時的支撐足弓,讓發炎的組織得到休息。

 

 

功能性扁平足的貼紮分為兩種: 雷可貼布與肌內效貼布

肌內效貼布較有彈性以及柔軟,適合仍需激烈運動的運動員使用,或是扁平情況輕微的病患。使用肌內效貼布,運動員在從事運動時較不會因為足底過度僵硬造成其他更嚴重的傷害

下載.jpg

 

雷可貼布支撐力道較強,適合較嚴重以及日常生活只需走路的病患。因為貼布的韌性較強,在支撐體重時不易因為力道不夠而塌陷。

maxresdefault.jpg

 

此外,矯正型鞋墊也會有相同幫助,矯正型鞋墊可以將走路時的壓力分散,讓因功能性的扁平足而受傷的組織可以得到休息。但每個人的足型都有些微的不同,所以客製化的矯正鞋墊,效果會比模組化的鞋墊好很多。

images.jpg

徒手治療能幫病患把緊繃的小腿肌解開,讓足部的骨頭排列能回到正確的位置。。同時搭配脛後肌的肌力訓練以及骨盆的調整,可漸漸將功能性扁平足矯正回來。

 

maxresdefault (1).jpg

結構性扁平足

結構性扁平足大多是足底的骨頭排列已經出現了問題,所以病患在休息坐著時候,足底也是扁平的。常見的原因有

 

  1. 天生的扁平足
  2. 風濕性關節炎
  3. 外傷

 

pesplanus1.jpg

結構性扁平足的物理治療

如果是外傷造成的結構性扁平足,物理治療師可以使用關節鬆動術將骨頭回歸到正確的位置。常見的骨頭易位有

  1. 跟骨外斜
  2. 脛骨扭轉

images (2).jpg

 

但如果是天生,或是全身性的關節形變造成的結構性扁平足,病患仍需要長期的是使用矯正鞋墊,讓扁平足不會造成更多的傷害。

信誠徒手訓練舘: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二段44號10F-1(捷運古亭站七號出口1分鐘即達)

電話:(02)27213347 或0955437313信誠徒手訓練館

初步預約單:

http://goo.gl/forms/AR5HCBNueE

 

信誠徒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信誠徒手訓練館

 

       近年來慢跑成為許多民眾們的運動最佳首選,各種跑步造成的運動傷害也相應陸續出現在各大醫院診所,其中最常聽到跑友抱怨的症狀之一,是跑步過程中或是跑步後會出現內側腳踝疼痛,由時候疼痛感會傳遞到內側腳掌,嚴重者甚至發炎腫脹。大家常常會誤以為是大名鼎鼎的足底筋膜炎找上了自己,其實元兇另有其人,它的名字是『脛後肌肌腱功能不全』。

       但是,就算你不跑步運動,脛後肌肌腱功能不全也是可能會找上你。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脛後肌它負責的工作是什麼?為什麼它會造成疼痛?

111.png

(你如果痛在紅色標示的部位,很有可能就是脛後肌肌腱功能不全喔)

 

 

脛後肌在哪裡

2.pngIGjlCx6yz3J4sUamObBXcA_PrCtkeoxVJ_M._tibialis_posterior_NN_2.png

 

       脛後肌起始點位在上小腿脛骨後側骨間膜後表面,鄰近脛骨與腓骨之間,向下延伸肌腱繞過內踝骨後緣走向腳底後,最後終止點分別附著於舟狀骨粗隆、外中內三顆楔形骨部位,以及在第二、三、四的蹠骨。路徑聽起來很複雜!

4.png

 

       簡單的說,它從小腿後方深處出發,繞道內側腳踝,跨過好幾個關節之後附著在腳底板內側下方。它就像拱形吊橋的鋼索,將整座吊橋撐住。所以當脛後肌收縮的時候,會使得腳底足弓被拉起來,用以維持足部內側足弓該有的生理功能,是支撐中足的最主要肌肉結構。

5.png

               (藍色處為脛後肌肌腱)

 

6.png

             (脛後肌就像拱形吊橋的鋼索,將整座拉住而不會垮下)

 

       脛後肌收縮能讓腳掌做出內翻與踝關節屈曲(往足底方向踩)的動作。它在走路過程中,也是一條有力的足部旋後肌。當我們在走路每往前跨出一步時,腳跟著地之後,也就是步態週期5-35%,脛後肌會進行離心收縮,目的就是要減緩腳踝外翻或者是足弓的塌陷的速度,有效的吸收來自地面的衝擊力。接著,在步態週期35-55%,也就是站立中期至後期,這條肌肉會向心收縮使後足做出旋後的動作,促使足弓被提拉起來,同時讓中足關節處在相對穩定的位置,如此一來就可以提供腳掌強而有力的力臂進行推進的功能。所以這條肌肉離心與向心收縮的功能攸關著足弓的維持和功能,由此可見它的重要性。

7.png

 

 

脛後肌肌腱功能不全的成因

       一般認為,脛後肌肌腱功能不全跟扁平足、肥胖以及女性等因素有非常大的相關性,但對於長期從事高衝擊性運動的族群來說,不管是高足弓或者扁平足,不管胖瘦,不論男女,脛後肌肌腱都有可能過度使用而出問題。根據上述介紹脛後肌在步態承重過程中負責離心收縮控制減緩足弓塌陷的速度,當它的肌肉力量與延展性不足,又不斷的反覆拉扯後,會彈性疲勞而導致肌腱產生退化性病變,最後甚至斷裂。

       其實根據臨床經驗的發現,對於目前時下許多『假日運動員』,平常都在辦公桌前埋首文案,只有在週末才在努力趕工跑步、騎車的人們,也是好發脛後肌肌腱功能不全的族群。因為平常沒有規律地進行肌力、伸展的訓練,一到假日就草率伸展下場比賽運動,試想平常都沒有在操練的軍隊,如何能在一朝一夕之間成為過關斬將的軍團,故對於假日運動員會常常有許多運動傷害是想當然爾的。

 

 

脛後肌肌腱功能不全臨床症狀

1. 典型症狀是在走路或跑步時,足踝內側在內踝骨後緣,沿著脛後肌腱部位感到疼痛與壓痛,更嚴重時,會造成脛後肌肌腱斷裂。

2. 脛後肌腱部位常伴隨發炎腫脹

3. 嚴重者後足變形,中足向內側突出,足弓塌陷。

8.png

4. 若嚴重扁平足伴隨脛後肌肌腱功能不全,通常也會造成外側腳踝前下方也會疼痛。主要的原因是足部變形足弓塌陷後,會使腳踝外側骨頭間彼此壓迫而產生疼痛。

 

 

脛後肌肌腱功能不全的診斷與物理治療建議

       脛後肌肌腱功能不全在診斷上,醫師除了診斷患者的臨床症狀,也會藉由軟組織超音波進一步評估確認,我們建議病友可在專業醫療人員詳細評估後,接受適合的物理治療與輔具使用。

 

簡易復健運動教給您

腳掌在負重的閉鎖(Close chain)姿勢下,腓骨長肌會產生足部旋前(足弓垮下的動作);而脛後肌與脛前肌側負責足部旋後(足弓拱起的動作),且脛後肌與腓骨長肌分別由腳掌內側與外側進入腳底相互交會(圖一),因此這兩個肌肉群互為拮抗關係(圖二)。當脛後肌肌腱功能不全發生時,我們會藉有放鬆腓骨長肌,間接減緩脛後肌的張力,達到症狀減緩的效果(圖三)。

9.png

(圖一,由上圖可以清楚看見,脛後肌與腓骨長肌分別由腳掌內側與外側進入腳底相互交會)

 

10.png

(圖二,小紅人就像是脛後肌,小白人們則是腓骨長肌。當脛後肌肌腱功能不全發生時,我們會藉有放鬆腓骨長肌,消滅一兩個小白人,達到症狀減緩的效果)

 

11.png12.png

(圖三,將網球置於小腿外側腓骨外後側下,借體重下壓使用網球去做腓骨長肌的深層按摩)

 

一旦遇到脛後肌肌腱的問題,除了接受治療之外,適當的休息也是相當需要的。臨床上,腳痛的病友常抱怨,疼痛很難緩解,病程常常拖的極長。這樣的情況相當的合理,一般如果手腕、肩膀痛,我們可以大不了休息不去動它;但是萬一發生足部疼痛,建議您一天不要走路好好休息,我想很難辦的到吧!所以受傷發炎的組織就在我們勉強走去個廁所,或是下床喝個水的過程中,又被反覆地拉扯。因此,除了接受醫師與物理治療師的建議進行復健運動之外,我會強烈主張病友可以使用足弓貼紮法與鞋墊的輔助,有效控制症狀。

 

足弓貼紮法與鞋墊的建議

如果本身還有嚴重的足弓問題的話,建議利用肌內效貼布或是穿著合適的醫療等級鞋墊來支撐足弓,這樣不但可以加速治療的效果,也可以縮短治療的時間。

13.png

(利用肌內效貼布來支撐足弓)

 

14.png

(如果足弓有塌陷問題,肌內效貼布的處置後有相當不錯的成效,就會建議病友可以考慮穿著客製化的醫療等級鞋墊)

 

 

信誠徒手訓練舘: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二段44號10F-1(捷運古亭站七號出口1分鐘即達)

電話:(02)27213347 或0955437313信誠徒手訓練館

初步預約單:

http://goo.gl/forms/AR5HCBNueE

信誠徒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信誠徒手訓練館 姚斯元 老師)

網球肘與高爾夫球肘常見於喜歡打高爾夫球,網球,羽毛球等需要大量使用手臂的運動。嚴重的病患,甚至會同時擁有這兩種病症。

 

 

網球肘的症狀

 

下載 (1).jpg

網球肘最典型的症狀就是手肘外側的不舒服,常見的幾個症狀有

  1. 手肘外側疼痛
  2. 在外側的骨突按壓會有激烈疼痛
  3. 用力握東西時手肘會有疼痛感
  4. 手腕向上方提重物時(譬如提水桶),手肘會有疼痛感
  5. 手腕扭轉動作會有手肘疼痛,譬如扭毛巾

 

網球肘的原因

網球肘的受傷原因是因為手腕長期的重複使用造成肌肉的受傷,手肘的外側有著非常多條的肌肉接點,這些肌肉的共通點是都負責手腕的伸直動作(往手背方向的動作)。而這些肌肉都有可能會在手腕的長期使用產生傷害並且造成疼痛。

常見網球肘手傷的肌肉有

  1. 橈側伸腕短肌
  2. 伸小指肌

下載.jpg

 

 

網球肘的物理治療

 

面對網球肘的病人,徒手治療可以將受傷而緊繃的肌肉解開,進而降低手腕使用時對手肘的張力,減輕疼痛,加快修復速度。

此外,物理治療師也會針對受傷的肌肉進行肌力訓練,將因受傷而萎縮的肌肉肌力回復到之前的水準,避免復發的情形。

images (1).jpg

 

高爾夫球肘的症狀

 

 

 

 

images (2).jpg

高爾夫球肘的症狀常見於手肘內側,常見的症狀有

  1. 手肘內側疼痛,腫脹
  2. 並手腕做掌側彎曲時(例如把重物從地上拿起來)手肘會有特別不舒服的情形
  3. 嚴重時病患也會感覺到用力握東西時會感到疼痛。

 

高爾夫球肘的受傷原因

高爾夫球肘常好發於高爾夫球選手,棒球投手,攀岩選手等需要用手腕力量的運動。高爾夫球肘的受傷機轉跟網球肘十分類似,也是在於手腕內側的屈腕肌大量的重複使用造成受傷。常見受傷的肌肉有

  1.  旋前圓肌
  2. 橈側屈腕肌
  3. 尺側屈腕肌
  4. 屈指淺肌腱
  5. 掌長肌

 

下載 (2).jpg

高爾夫球肘的物理治療

高爾夫球肘的物理治療也跟網球肘十分類似,物理治療師會施作徒手的放鬆以及肌力的訓練幫助病人得到長久的症狀改善。因為高爾夫球肘常好發於旋前圓肌,除了手腕的彎曲運動外,旋前的運動也會加入訓練。

images (3).jpg

 

 

網球肘跟高爾夫球肘的比較

 

症狀

受傷肌肉

受傷的動作

物理治療

網球肘

手肘外側疼痛

橈側伸腕短肌

重複性的手腕伸直

徒手放鬆,肌力訓練

高爾夫球肘

手肘內側疼痛

1.      旋前圓肌

2.      橈側屈腕肌,

重複的手腕彎曲

徒手放鬆,肌力訓練

信誠徒手訓練舘: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二段44號10F-1(捷運古亭站七號出口1分鐘即達)

電話:(02)27213347 或0955437313 信誠徒手訓練館

初步預約單:

http://goo.gl/forms/AR5HCBNueE

 

信誠徒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文-信誠徒手訓練館 )

 

       這些年在台灣火紅的顱薦椎療法,對國內許多人來說還是相當的陌生,其實這項療癒技術已在國外發展數十年了。對於第一次接受顱薦椎療法的您,一定有很多的疑惑,就讓我們來告訴您整個治療過程該要注意的重點!

 

1. 初步問診,確認是否為顱薦椎療法適應症

顱薦椎療法治療師會先進行問診,了解客戶的主要訴求與不適。經過初步評估確定是顱薦椎療法的適應症後,就可以開始整個療癒的過程。

顱薦椎療法能協助的適應症如下:

1. 肌肉骨骼功能失調

2. 頭痛、偏頭痛

3. 自律神經失調

4. 睡眠障礙

5. 顳顎關節障礙

6. 內臟功能障礙

7. 情緒障礙(憂鬱症、倦怠症)

8. 行為障礙

9. 學習障礙(轉注力問題)

10. 幼兒多重障礙

11. 免疫、內分泌系統異常

 

2. 輕鬆地躺在床上接受療癒

請個案穿著寬鬆舒適的衣服,躺在治療床上,然後在那裡可以非常輕鬆地待上一個小時。

圖片 1.png

 

3. 輕柔地觸療協助調整脈動

過程中,治療師只會用雙手簡單地、輕柔地觸診評估與協調顱薦椎脈動,比如說,觸碰雙腳、薦椎骨、軀幹上某些部位、頭顱骨,並且手法都相當的輕柔,頂多只是放在您身上最多不超過五公克,或是將手放置在您身體與床面之間而已。所以顱薦椎療法具有非常溫和非侵入性的特質,讓您可以在療癒過程中完全的放鬆而達到治療成效。根據治療師的經驗、療癒的目的、客戶的反應,以及每一位客戶在治療中所表現出獨特的過程,療癒的程序可能會有所差異。

圖片 4.png圖片 2.png

 

4. 治療過程中您會有感受與狀況

I. 一般情況下,正在接受治療的個案未必會有任何特別感覺,除了治療師的觸診。甚至會錯覺自己只是一直躺在治療床上面,治療師好像什麼事也沒做。但是其實當下治療師已經利用特殊手法巧妙地平衡顱薦椎脈動,以及促進張力異常的腦脊髓膜與筋膜系統放鬆。

II. 部分的個案會感到身體有一些反應,例如身體某部分原本不適感漸漸放鬆消失、身體某部分會有一些不自覺的抽動,甚至感受到體內有能量的流動等,這些都是身體能樣釋放的『好轉反應』。

III. 大多數的個案會在治療時不自覺地睡著並且有打呼的現象,但是在治療完畢後,他會告訴你他並沒有睡著,甚至方才治療過程中治療師觸碰過哪些部位,或是週邊的人說了什麼話都知道。

 

5. 好轉反應因人而異

治療過程中有沒有上述的反應與治療的效果沒有特定的關係,而且治療的效果通常並不一定會在治療後立即出現,好轉的速度會取決於問題已存在的時間長短、病人整體的身體健康狀況、病人的生活習慣等因素上。因此,大多數病人會在接受治療後的數小時至數天才會發現問題好轉。

 

6. 每次治療完成後,仔細觀察自我身心狀態的改變

治療結束後,身體會啟動自我修復的能力,持續數次的療程中都可能會出現『好轉反應』。很明顯地,顱薦椎療法協助身體調節及重新回復正常狀態是需要時間的,所以極少數病人可能在開頭的數次治療後也不易察覺到明顯的改善。所以治療師會建議病人先接受4-5次的顱薦椎療法,才能判斷治療是否對他們的問題有效

 

若有相關問題,歡迎來電諮詢問信誠徒手訓練舘

 

 

信誠徒手訓練舘: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二段44號10F-1(捷運古亭站七號出口1分鐘即達)

電話:(02)27213347 或0955437313 信誠徒手訓練館

初步預約單:

http://goo.gl/forms/AR5HCBNueE 

 

信誠徒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